它被称为“干果之王”,健脾又补肾,冬季坚持吃它,把能量全都补足了!

发布日期:2025-11-14 08:00

天气渐冷,又到了满街飘着糖炒栗子香的时候了。栗子又称板栗,素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誉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被列为“五果”之一——桃、杏、栗、李、枣,认为“五果为助”,应时而食方能滋补身体。其中栗子性温,尤其适合秋冬季食用。

板栗,可称得上是药食同源的“干果之王”。它既能像粮食一样饱腹,又能像坚果一样营养。更重要的是,它特别懂我们身体在秋冬的“需要”——天冷消耗大,它能温和补能量;脾胃怕凉,它能暖胃健脾;腰腿易乏,它还能强健筋骨。中医认为,栗子性平、味甘;入脾、胃、肾三经,具有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等功能,主治脾虚泄泻、反胃呕吐、脚膝酸软、筋骨折伤肿痛、瘰疬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等病症。

孙思邈就评价板栗为“肾之果也,肾病宜食之”。板栗有三大好处:

1、健脾益胃,补虚耐饥

《名医别录》记载板栗:“主益气,厚肠胃,补肾气,令人忍饥。”板栗能补益气血、温养脾胃之气。同时,因其富含淀粉,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,很适合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或容易饥饿的人作为平补之食。

2、补肾强筋,专补固摄

与其他入肾的种子、坚果相比,板栗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专补不泻的,固摄下焦之力很好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栗治肾虚,腰腿无力,能通肾益气,厚肠胃也。”现代人由于经常晚睡、熬夜,压力大、焦虑,因此肾气都很虚。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喜欢跷二郎腿或者盘着腿,这其实就是肾气虚、腿上没力气的表现。

3、活血止血

《滇南本草》记载:“生吃止吐血、衄血、便血,一切血证俱可用。”板栗生吃有止血、活血的功效。

板栗的吃法很有讲究,不同的吃法功效侧重不同。

生吃板栗补肾气

《千金·食治》载:栗子“生食之,甚治腰脚不遂”;《唐本草》载:栗子“嚼生者涂病上,疗筋骨断碎、疼痛、肿瘀”;《食性本草》载:栗子“理筋骨风痛”。以上医书记载的都是板栗补肾强骨的作用,而且还强调了生吃板栗,认为生吃板栗可以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腰腿不利、小便增多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、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。生食板栗还有止血的功效,若将生板栗去壳捣泥,涂于患处还可以治跌打损伤、淤血肿痛等。但是生吃板栗难消化,建议大家还是熟食为好。由于肾虚所致的腿软无力、行走不便、小便频数者,不妨熟食板栗。

熟吃板栗——偏重健脾

板栗可炒或蒸煮熟吃。对于脾虚特别是小儿面色无华,体倦乏力,形体偏瘦,厌食或拒食的小儿脾虚证,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食用,或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调理胃肠。这种吃法也适合治疗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衰退、身体虚弱所致的胃纳不佳,气虚乏力。我们所熟悉的“糖炒栗子”,可以偶尔来上一些,解馋又养生,不过加糖炒制也意味着容易上火。因此,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更推荐用清蒸或炖煮的方法,直接蒸熟出锅,或是炖煮成饭后甜品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秋冬板栗药膳

1、栗子陈皮红豆沙

材料:红豆200克,板栗100克,陈皮5-10克,糖适量。(具体用量可自行调整。)做法1、将红豆提前浸泡2小时,若想红豆出沙效果更好,可以提前一晚浸泡,将容器放入冰箱中冷藏;板栗去壳、浸泡去膜备用;陈皮浸泡后,切丝;2、将红豆、板栗、陈皮丝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40分钟直至红豆熟烂;

3、出锅前,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糖调味即可。

功效:板栗补肾健脾,但不宜消化,可外加陈皮解腻消食,同时加上补血养心的红豆,既丰富了口感,又增加了养生的功效。

2、益气养血粥

材料:粳米100克、栗子200、桂圆肉15克、大枣10枚。

做法:粳米用冷水淘洗干净后沥干,再放到冷水里浸泡30分钟。栗子去外壳放入冷水浸泡三小时。取出粳米和栗子放入锅中,加入1000毫升水,用武火烧到沸腾再转文火,煮45分钟左右。加入桂圆肉、去核的大枣以及少量白糖,再煮10分钟直至煮稠即可食用。

3、板栗乌鸡汤

材料:板栗10粒,乌鸡一只,生姜3片。

做法: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,乌鸡去除毛和内脏,洗净晾干。将乌鸡、板栗仁同入罐中,加清水没过鸡与栗,加入生姜,加盖文火焖2小时。起锅加少量食盐,即可食用。

功效:健脾补肾。

板栗虽好也有禁忌

1、不多吃栗子吃多了容易堆积在脾胃中,不易被脾胃运输转化,所以要控制吃栗子的量,每日吃栗子不宜超过10颗。

2、不凉食

板栗变凉时,其淀粉会出现“部分回生”现象,容易造成腹胀及消化不良等问题。因此,如果板栗凉了,建议加热以后再吃。

3、辨证吃食积停滞、脘腹胀满痞闷者,最好暂时不要服用板栗。此外,糖尿病人应少吃板栗。

4、分年龄不适合一岁以下的宝宝食用,一周岁以内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不全。进食板栗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肠胃阻滞的现象。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咽喉部位并未发育完全,板栗体积比较大,给宝宝吃板栗容易呛到喉咙和支气管。

5、分症状风湿病的人风湿病在中医理论中,其实就是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导致的一种病变,是由于经络受邪、痹阻不通导致的。而这时候如果吃太多栗子的话,可能会滞脾恋膈,不利于病情,《得配本草》也有提到这点“多食滞脾恋膈,风湿病者禁用”。